资讯中心

扩展资讯

黄宗羲定律的残酷:无解的加税趋势

来源:微信热门分享     编辑:      2018-09-10

摘要:对于政治家来说,财政本身花的是别人的钱、明天的钱,却可以为今天的自己带来政治收益;相比之下,减少财政开支,则意味着通过损害政治家自己当前的政治利益,为别人的明天省钱。从利益逻辑上看,这必然带来财政开销的不断扩大,此乃黄宗羲定律的真正实质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纳税人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黄宗羲定律乃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历史规律,其在评估政策预期时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同时适用于东西方。本篇告诉你的,就是黄宗羲定律的实质:为什么从长期来看,税收总是不断增加的。

黄宗羲定律之所以无解,主要有三个原因造成。

1、政治本能

统治者为了巩固权力,要么不断扩大对各阶层的福利,收买人心;要么采取各种耗资巨大的扩张性战略,提升自己威望;要么热衷于以政府债务推动庞大且缺乏现金回报的国家经济建设,稳定统治。这些都容易加剧财政的崩溃。

苏联勃列日涅夫扩大福利,提升了对市民食品住房医疗的补贴,巩固了他的统治,为戈尔巴乔夫留下了崩溃的财政体系;

注:勃列日涅夫,苏共领袖,在任期间,大肆扩张市民福利,延揽人心,同时对外扩张,增强威望,到了临死前,苏联财政濒临崩溃,苏联亦走向灭亡。

奥勒留、查士丁尼、隋炀帝、奥朗则布都采取了激进的军事扩张性战略,留下了崩溃的财政体系和衰败的隐患;

注:奥勒留,号称罗马五贤帝,善于通过写哲学文章鼓吹自己,愚弄人心,同时大肆对外军事扩张,发放福利,提升自身威望,也使得罗马财政破产,罗马帝国也在其儿子康茂德的紧缩政策中迈向第一次大动荡;

注: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的扩张君主,在其任期,东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但死后却给继任者留下了空无一物的国库,随后的东罗马帝国即是动荡和内战的历史;

注:奥郎则布,印度莫卧儿帝国君主,征伐四方,竭尽国库,将帝国的领土扩张到最大,但财政的崩溃和税负的暴增,使得莫卧儿帝国随即进入乱世;

卡隆男爵、拿破仑三世、清末新政、苏联勃列日涅夫都通过激进的财政负债扩张,推动经济发展,最终在债务到期之后,留下了破产的财政;

注:卡隆男爵,路易十六的财政大臣,最早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透支国库,推动了遍布全国的桥梁、工厂和运河建设,这些措施进一步加深了法国的财政困境;

注:拿破仑三世,法兰西君主,为了维持自己的民意支持率,这位君主不惜代价透支财政借款扩张政府投资,当其下台之后,给法国留下了巨额的债务;

注:清末新政,1905年清廷实行新政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建设现代化工厂,形成了经济繁荣,所需资金大多透支国库,当债务到期后,引发了财政崩溃及大革命浪潮;

注:苏联勃列日涅夫建设,勃列日涅夫推动苏联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投资,不惜透支财政,加速了苏俄财政的崩溃;

所谓史家笔下的盛极而衰,本质上是财政过度透支之后的体制崩溃。

只要有必要,除了斯托雷平等极少数大政治家,几乎所有决策者都倾向于财政负债,因为这有利于其自身政治利益。总之,超出极限的福利、扩张和政府负债经济,都可能加速财政体系的崩溃。而政治家的利益,也决定了扩张性财政乃是其本能,这点适用于东西方,这是政治的趋势。


2、特权人群的扩大

任何政权都是建立在满足特定阶层利益之上的,由于特权阶层享受着免税等各种特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往往剧烈增长,进而形成足以压垮财政的财政腐蚀剂。

明朝宗室人数的迅速扩张,加剧了明代财政的崩溃;建国后太祖时期城市职工福利阶层的扩张,迫使政府采取知青下乡政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享受福利市民阶层人口的不断攀升,摧毁了伊朗财政。

即时间总是站在人口增长和财政透支这一边。

3、财政体系不适合

建国之初,天下财富重新洗盘,故而贫富分化不明显。建国之财政往往以人头征税,然而承平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分化日趋扩大,人头征税将变得不合时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为了增加财收盲目加征人头税,往往会迫使纳税个体逃亡,如春秋时期,国人为了逃避高昂的公税,纷纷投效徭役较轻的大夫家;汉唐两代,纳税个体往往依附享有免税权的豪门,宁可成为其奴仆,也不愿成为国家的纳税人;明代,农民大量投入免税士绅家为租户,也是如此。最终反过来降低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意味着政府的财政必须改为基于财产而非人头,历代财政改革大都基于此,这种改革往往意味着统治根基的动摇和重组,乃是一个王朝的生死劫。

打开中国历史,你会发现,那些生存时间极长的王朝,其基于财政体系建立的权力结构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以及初清、中清和晚清,财政体系的异化和权力结构的善变,乃是现实的选择。

总之,无论如何改革,长期来看,财政支出只会增加,不会缩减;财政收入只能增加,不会缩减,直到财政征收超出经济体系容忍的范畴,那就是整个体系重新清盘之日。

总结

无论古希腊、古罗马的共和议会,还是波斯、印度、中国的专制君主,其兴亡都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黄宗羲定律,也是最无解的政治铁律。

因为对于政治家来说,财政本身花的是别人的钱、明天的钱,却可以为今天的自己带来政治收益;相比之下,减少财政开支,则意味着省别人的钱、明天的钱,危及自己当前的政治利益(减支从来都是最不受欢迎的政策)从利益逻辑上看,这必然带来财政开销的不断扩大,此乃黄宗羲定律的真正实质——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翻开现代财政史,就会发现,无论东西方,各国政府的财政征收比例实际上都在不断扩大。

的确,减税的理想很好,但在无情的长期历史浪潮面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慰藉。所以,一个真正理解政治和历史的人,从来不会期望有长久的减税。


网友评论